
但裡面照封,外面照上。Google即可知,供無條件下載的中文字幕版不下十個,只是解像度不同。
《司機》叫好叫座,因為緊湊、不講大道理,誰都看得懂,誰都覺得好看。
色藝大導金基德編劇的姐妹作《挖掘機》(圖)相反,賣深度。但思想只及美國層次,像翻拍《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》。
時隔20年,下令鎮壓光州的軍頭全斗煥獲得特赦後,一個當年奉命開槍的小兵帶著疑問上路,逐一走訪同袍問「爲什麼?」發覺答案按軍階兩分。
當兵的退役後生活坎坷,自責逃避,一坐落枱就是韓男最興的酗酒罵人,十足十《Born》裏越戰傷兵Tom Cruise的韓版,美國話大概叫做PMT(post-massacre trauma)。反過來,帶兵的退役後際遇不差,強調軍人以聽命爲天職,要問去問上頭。
於是,一段戲重複十遍八遍。中秋睇最啱,因爲moon cake。
我其實也分十次八次才捱完此片,不如改個可攞獎既名《The Inquisitor》。
此片內地即便放行,也不會有市場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