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

250411五:關稅續‘漲’:输美貨物145%,包裹寄美120%

    即日行情:輸美貨物關稅145%(比昨日+20%,因為另加針對芬太尼對華的加徵),寄美包裹關稅120%。
    中國反制:美國貨入口關稅125%。但講明到此為止,美國若繼續加稅,將不予理會。
    的確,一旦加到100%,已多少失卻現實意義。進口貨漲價一倍以上,消費者大都會另覓他國或本國產品來替代。如此加稅純屬意氣,中國不跟是對的。
    現實中,美國消費者靠中國貨遠多過倒過來。一兩年後,中國的競爭者相信會建成新的產業鏈以替代中國貨。但此前,美國消費者難免要熬貨少價高的日子。
    國家主席日內過訪美國關稅排名前列的越、柬、馬,可信與這3個供應鏈類似中國的東盟國家商討聯合的應對。
    但iPhone加稅前就要賣US$800-$1,500,若在華(包括港澳)漲價一倍,應有利國人轉用國貨。華為、小米、Oppo、Vivo等恐怕正加緊倣效iPhone的專用功能,例如AirDrop,以便用戶過檔。
    對我來說,跟了幾天Trump對華的加稅遊戲,開始厭惡,因為已脫離產品與價值的現實,懶得跟。
    Trump彷彿玩無須真金白銀上枱的poker話事啤,懶理莊家,反覆地call/大,針對的只是一個對手:中國。現在中國跟了2次後說,I hold。你再call的話,我不會再跟,開底牌/show hand吧!看誰笑到最後!
    在這場遊戲裏,中國當然也是傷的。但Trump這類美國人看不到中國人的特性:特別捱得、忍得,吃苦的能力可能是美國人的十倍。忍得就更是美國人的對立面。美國人自由至上,一覺得唔啱就大聲嗌,中國人可能先‘咕聲吞咗’,再暗裏反制。
    出身湖南省湘潭縣的外交部女發言人,昨天上網她堂哥毛主席(港媒說的)1953年2月抗美援朝最後幾個月的講話視頻,譯成粵語相當於:放馬過離啦!你想打幾耐就幾耐,我一於奉陪,不勝無歸!
    抗美援朝由1950年6月打到53年6月和談,剛好3年。期間中國出動百萬志願軍義助朝鮮(北韓),損失可信不小。但美國作為二戰的蓋世大英雄,沒料到被這個朝鮮開打半年前才建政、50年還在清剿國民黨軍隊殘餘的一窮二白國家,拖到幾乎要跪低。幾十萬少爺兵被志願軍死纏,在冰天雪地的朝鮮叫苦連天,不得不call off以求止蝕。中方即便沒打贏,美國也已撐不下去,只好妥協。
    75年後的關稅戰只怕也是如此—如果大帝硬要玩下去的話。何況,今天的中國與1950-53年不可同日而語。今日的美國亦非當年在二戰中主力打敗納粹德國和軍國日本的王者。
    *最後記一則日誌:
    昨去街市,買了生果,想將店鋪給的塑膠袋放進背囊時,袋子裏圓骨碌的生果跌出塑膠袋,滾到滿街都是。我由於彎腰不便,正要單膝跪地撿拾生果時,有拖著買餸車路過的女士說,“我幫你!我幫你!”示意我起身,然後彎身逐一幫我拾起地下的生果,放入我的背囊,怕有七八個之多。
    我低頭謝謝這位好心的女士。女士拾完生果後,一再說:“你小心呀!”大概是看我的年齡和笨拙的跪地。我再次低頭謝謝她。但不知道何以為報。怕只好在晚禱中記住她,再三感恩!
    這是我珍惜香港的地方。縱有很多人有complain,但香港在人的關懷上,與以前不可同日而語。當然,一個基本因素是,現在社會富裕了,資源的爭奪大大減輕。
    我60幾年前讀中學時,每天一早在土瓜灣逼巴士似打交。因為幾乎所有路過的巴士都爆滿飛站,平均一架車上一個人。但等車的少說也有五六人,只能各顯神通。爭上車過程中少不免碰撞,甚至開踭。因為,上唔到車就遲到要罰。形勢逼住要顧自己。
    如今社會富裕後,絕大多數時間、地點,都唔使同人爭。而且,經過幾十年的關愛教育,從小就有好心的觀念。現在很多人去做義工,以幫人為樂。
    希望這種風氣好好發展下去,使香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