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慶日,警方嚴陣以待下,市面平靜。但日確~4k持續不下,女籃世盃決賽被美國壓住,有貨輪在越南水域懷疑船員食物中毒,全船 12人死、9人危。
MP今羅列中國近年引以為傲的成就:
〈海陸空到虛擬世界 航天矚目 鐵路5G世界前列:「探月探火」;路橋建設創紀錄;第3航母下水 電磁彈射升級;高鐵網覆蓋廣 最快「磁浮」面世;水稻育種 量質大升;潛水器破深潛紀錄;超巨型天文望遠镜助研宇宙〉。
再次說明:國策是科技強國。但著重大型、硬件、軍用。較少在民生、生化、醫衛、教育…等小型、軟體、眼看不見的方面著力。
例如:新冠19肆虐全球即將三年,未聞中國在預防和診治方面有重大的發明,以廉宜的代價造益世人,尤其是發展中地區。全球至今要靠歐美的疫苗與藥物,商業上與影響上都被西方壟斷。
但中國科技重大硬軍,予人menacing的口實,利弊難說。期待回過頭來,追回貼近人民的科技空檔。
*俄如言兼併烏東與烏南4區。美歐軍事上無表示,顯被普統聲言不惜核衛「領土」震懾。這對大陸他日統台有何啟示?
烏克蘭為此加速入北約,欲令北約軍力陳於俄邊境。西vs俄鬥爭日益尖銳,怕難免再次開打。
370政府僱員用7「濫醫」免針紙。拒打針為呃假定出於政治?執法時宜有區分。
而家連賽車都派13人出征,香港升格為體育城市,港人以體育成績作為港人質素、本土認同的標誌。
*最近日劇冇齣可睇,被迫翻閱其他地區的,注意到《台北女子圖鑑》
。久未看台劇,就當做看看久違了的台北。果然是翻拍日劇《東京女子圖鑑》,連女主角桂綸鎂都像極了日劇花旦玻瑠。講小地方的青年男女嚮往首府(東京/台北)繁華多采、發展機會,高中畢業後湧去升大、搵工。
但在節奏慢的鄉鎮長成,去到節奏超快、競爭激烈的大都會,經濟、精神壓力很大。有人夢碎,但更多人頂硬上,唔想回鄉俾親友睇死。這種小青年去大都會闖蕩的故事,內地更多,三十年前就有「北上廣」、北漂。
但久未見台北,突然十分想念。我在台北無親無故,只去過旅遊十次八次,藍綠都不親。但或因兒時住過上海,一直很喜歡大街裡的小巷。台北市區是日治時期(1895-1945)規劃的,仿照東京的街道佈局,大街裏有小巷,我特別嚮往。這也許是我做不到香港本土的原因,香港的街道太沒有privacy(現在唯一有大街小巷的地區大概是長洲、大澳)。
但相信基於政治,香港客入境台灣,防疫待遇等同大陸客,不能0+0。希望今冬可以撤銷所有的隔離,趁現在還有體力逛街,再次去台北、台中、高雄走馬看花。明年再去住一頭半月。
《台北女子圖鑑》的女主角由台南上台北求職,暫住姨媽家,地點竟然是遊客必到的永康街。多年未去,只記得鼎泰豐了。
想去台北,不怕說,還有一個理由:怕自己和台灣的時日都有限,希望還能感受目前的氣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