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0月4日 星期三

231004晨雲:Transition, transition...

    *實至名歸:孤身走我mRNA路幾十年,最終造就全球億計的人得以盡早獲得covid-19(新冠19)疫苗保護的匈牙利裔(美籍?)女科學家Katalin Karikó,與其美國同工Drew Weissman榮獲生理學醫學諾獎。恭喜恭喜!
    Karikó 90年代還未闖出名堂時,由於堅持鑽研這個看不出有何用的課題,被美國的U. of Penn(賓大)降職,幾乎炒魷。但她不為所動,沒想到為人類開發出金礦。
    2020年初Covid-19疫情爆發後,德國BioNTech公司的土耳其裔研究者利用Karikó開發的mRNA技術,只花了2個月就研製出人類第一種疫苗。你在港打的“復必泰”就是Karikó的貢獻。至今相信有幾億人受惠。
    由於在賓大長期受孤立,Karikó在疫情期間離開美國,到德國加入BNT任副總裁。希望她獲獎和出任高職後,繼續走自己的科研路,為未知的長遠成果而奮鬥。
    *Big deal?昨日,美國史上首次有在國政上排名第三(僅次於總統、副總統)的眾議院(House)議長被500多名議員票決炒魷。眾院短期內要在全體眾議員裡,票選議長以替補。目前看不出誰會當選。但這種罷免純屬政治遊戲(或者說另類的Squid Game?),最終總會有人來替補。我們在外看猴子戲,不勞心!
    *台灣文學家王文興離世:現代派,享年84。60/70年代之交,文革橫掃大陸,激發全球年輕人走左。台灣一些讀書人/作家高舉鄉土派文學,批判洋化的‘小資’’为赋新词强说愁’,特地寫 ‘土’人、窮人、文盲…,類似大陸高舉工農兵,打倒臭老九。
    但也許我也有點左,黃春明、楊逵、吳濁流、鍾理和、鍾肇政…的鄉土作品,我覺得好看過台大現代派的名作。王文興當年的《家變》顛覆倫理驚世駭俗,只因為台灣當時的家庭關係仍屬傳統的華人倫理(例如張藝謀的《大紅燈籠高高掛》),與西方人兩千多年前悲劇裡的弒父娶母,算得了什麼?但要給王文興credit的是:在60/70年代交界的台灣風氣下,這樣寫需要很大的勇氣。
    *
物理學諾獎:由3名研究“阿秒光脈衝”、歐洲出身的學者均分,包括美國Ohio State U.的法裔教授Pierre Agostini、匈牙利出生的61歲德國Munich U.教授Ferenc Krausz、法國出生的65歲瑞典Lunds U.女教授Anne L'Huillier。
    物理獎過往壓倒性地歸於美國人。但這次罕見地,3人都不出身美國,雖然Agostini多數已入籍
    我出身化學,但手笨怕做實驗,遠化學而近物理(有些物理可以不做實驗,現在靠電腦,昔日靠手算),最後靠物理理論離校。因此,每次公佈諾獎,我注意物理多過化學,因為化學獎的內容,我甚至看不懂。
    但這次輪到物理獎看不懂,因為第一個字“阿秒”就沒聽過。“阿”的英文(或者拉丁文)原來是“atto”=10(-18次方),很恐怖的數字。因為,最近幾十年風行的奈米nano,也不過是10(-8次方)而已。一句話,如果你能觀察到10(-18次方秒裡物體的活動,也就是能看到電子近乎光速行進的整個過程,從而掌握其規律,想出利用或制衡的辦法。
    我有否理解錯,望有識之士告我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