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4月30日 星期六

220430六晚25°C 84%:兩年如隔世

明5.1勞動節,港、內都連放幾日。

病毒縱仍在頑抗,會有反覆。但應該惡唔出啦!

可信今後整體趨安。不排除今秋可再度外出旅遊;但口罩可能還要戴半年。

回顧過去這個冬天,中國多蹇:病毒冬天本來就活躍,碰上春節上億人回家過年,加上冬奧全球萬人匯聚,爆疫至今。確診和疫歿數在14億人里其實很少,但億計的人受牽連,經濟大幅放緩,社會發展放慢。

更棘手的是,此前爆疫的主要是二線城市和邊境小鎮,但近月輪番進襲深、滬、京、穗等2,000萬人以上、關乎全球利害的核心城市。全國金融中心上海一度幾乎停擺,居民叫苦不特已,周邊工業區也生產受阻。這再加上俄烏戰事,全球供應鏈大受衝擊。深圳月前GDP增幅僅超2%,30年來僅見。

更不巧的是,就在過去這個冬天,年來高呼與「與病毒共存」的西方世界自恃:1. 針率高達八成,2.~四、五成人曾感染有抗體,3. 變種有傳播力冇殺傷力,宣佈社交復常、重新開關。國家復常,不僅居民稱慶,連他國的人也高呼德政。因為在疫情下,要對方肯開關讓外人入境,才有可能探親、旅遊、留學、經商。(因此,香港的老牌藝人曾江近日才得以去星馬旅遊。雖然,他回港後按規定,在酒店隔離7日期間,不幸猝逝)。

但這一來,與疫情持續,輪流封控幾個超級城市,以儘快達致「動態清零」的中國,形成鮮明的對比甚至對立。

一個國家/地區抗疫的能耐,不僅是本國的成就,甚至在某個程度上,被視為施政能力、科技水平、以至世界觀、人民質素的指標,說白了,制度和文化優越性。

麻煩的是,東方與西方的抗疫方法,表面上是「動態清零」vs「人毒共存」的方法問題。但骨子裏,雙方都被視為借抗疫來說服世人:到底是科技為基、自由為本、寬鬆管治的民主制度好,還是科技為人、統一意志、全國動員、嚴密組織…的中式社會主義強?說白了,一個國家想壯大,應該學西方還是學中國?這是兩種意識形態/兩條路線、東西陣營終極的比拼。

此刻表面上,西方路線佔有上風,因為開放、隨和,看似較接近「人性」,讓各國人民恢復往來,亦即回到過去30年無人不贊的全球化。或正因此,最近西方借滬民為封控叫苦大做文章,中方重申堅持「動態清零」,以示基本路線絕不動搖。

抗疫還未成功,同志仍須努力。東vs西最後鹿死誰手,目前言之尚早。但回想兩年前爆疫之初,中西路線並不像目前那樣對立。當時歐美國家除了北歐的瑞典、挪威等冰天雪地的少人地帶,都積極圍堵病毒。當時英國有專家建議「群體免疫」,曲高和寡。因為,當時根本沒有疫苗,沒有人體內有抗體。面對性能不明的病毒,靠大量人口感染來形成群體免疫,無疑用人命來「教飛」。因此,即使英國也不敢試。

不料2年後反過來,東vs西的抗疫路線完全對立,就像最近這10年政治、軍事上的差距。不勝唏噓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