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

250410四mid上午25°C 78%:今日行情125%...有國人當僱傭兵?

    由於中國比美東快12小時,這兩天一覺醒來,Trump‘主導’的世界又已不同。
    但純屬量變,性質早已由Trump的性格決定。像我這種箇中沒有stake的人,也可以聳聳肩說:No big deal。
    最新的對華輸美貨物稅率是125%,up from昨天的104%。
    理由是:中方不聽霸王事前的警告,加他的稅報復,故要懲罰。相當於庭上法官說:認罪減刑,拒認加刑,或者像中國早期說:“抗拒從嚴”。Fair enough?但問題是事前先要判定有罪!
    果然,霸王冇食言:75個要求與他談判的國家地區,延後加稅90天,亦即可喘息到七月初。(但加拿大已宣佈加美國車的關稅,當不屬延後加稅之列。
    要談3個月之久?非也,因為太多元首來求我,我要逐一排著見,好辛苦!
    霸王相信,中國其實是想求他的,只不過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做。我的老友是明白人,給他們一些時間吧!
    此刻是中國日間,說不定今天稍後中方又有回應。等著瞧吧!
    這兩天以新聞角度看,有關中國的新(相對於貿易戰的老話題)話題其實是:
    烏克蘭播片說,在對俄戰事的前線逮到2名為俄軍上陣的中國公民,從其護照得知其姓名、出生日期….。其中一人說自己在華獲俄方招募,酬勞8萬元(相信是人民幣)。
    看烏方的發佈,這兩個中國人純屬僱傭性,與中國政府無關。
    烏方引述情報說,俄軍至少有155名中國公民。
    但以上純屬烏方一面之詞,還待中方調查回應。

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

250409三:香港真的不用跟內地收美國貨關稅?

    Trump對華的104%關稅,如期中國時間今日正午生效。
    粗略計,中國貨在美通關後,來貨價由US$1變成US$2,另外那US$1被Trump的庫房收去。零售商若在US$2的來貨價上mark up50%,消費者要支付US$3.0。
    關稅若為0%,則US$1來價的中國貨通關後仍為US$1,零售商mark up 50%,消費者只須支付US$1.5。現在要多付US$1.5。
    注意:對消費者來說,差價是實數,由US$1.5變成US$3,而不是100%的百分比。若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倍加時,那就是不是開玩笑的。
    不用說,美國消費者,相信包括華人,肯定努力找非中國產的代用品。美國的華人也會就地生產華人食品來替代中國貨。但漕白鹹魚、金華火腿…怕很難代替。
    相對來說,中國(包括港澳)需要用美國貨的機會遠不及美國人需要用中國貨多。我真的想不出,自己有哪種食物和日用品以美國的最好用、合算。
    但看即時:國家即時宣佈奉陪Trump到底後,香港仍會以自由港的地位,完全不收美國貨的入口稅?香港與相距1小時車程的深圳,兩地的美國貨售價若相差84%(中國最新宣佈的美國貨關稅率),關口不會大亂? 
    中國組裝的iPhone如果在港零售價與在美國的售價一樣,深圳賣貴84%,內地人豈不湧來搶購再帶回內地?
    我不懂大道理,但直覺上,現在與Trump打關稅戰關乎國安、國運,香港仍可抱住英治時代留下的自由港地位,只顧荷包不理國策?
    即日本地最令人驚異的事件,無疑是前特首梁振英的次女昨夜無聲無色地在住所離世,年僅33。
    梁振英當晚接報抵達現場視察後,在個人的社媒上公佈事件,稱當局調查後排除自殺和其他的可疑。
    這位梁小姐多年前一度頻頻見報,主要是個人的一些特立異行或健康問題。
    逝者RIP,在世者節哀。

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

250408二夜23°C 72%:輸美關稅最高可能=104%

    昨清明長假後的週一,午後在市區行長途,顺便買餸,晚飯後休息。
    昨恆指跌13.2%雖然空前,但我一冇知識二冇貨,三來直覺上,股災雖來自基本因素,但股眾的第一反應必然情緒性,從而超賣,毛主席話齋‘矯枉過正’,翌日多少會反彈;四則國家早有準備,不妨明日再看。
    但入夜後傳來Trump對北京反制的回應:你週二(美東時間,比北京慢12小時)不撤回對美的34%關稅,我翌日就再加你50%。換言之,到時54%+50%=104%,中國貨入口價將double。
    但中國早已預咗,立即話“奉陪到底。新聞說會還以‘六通拳’(六招)。
    此外,可信國家對內會加大力度撐股樓、促消費。
    新冠期間,內地曾力促內循環。現在看來,今後一段日子都會以此為重。
    說回香港,我們不屬內循環圈,加上連年千億財赤,政府無力派錢,還是要靠遊客和盛事來幫補。
    今晚英國樂隊Coldplay在啟德演出,應屬香港谷“盛事”以來,最大名的西方偶像。下月會有西歐球會,尤其是英超勁旅防港。這次當然不會重演美斯的人到波唔到。
    內地今天說,不排除會停止進口美國電影。在這個政策上,香港作為中國特區,會跟從內地,還是說作為國家對外的窗口,會‘特’事‘特’辦?並非希望內客專程來港看美國片,而是香港作為國家最開放的窗口,戲院裏沒有荷里活,怕被人說話。
    今日恆指果然反彈,但只收回昨一成失地,說明Trump的威脅實在。再過大約24小時(時為美東晨早)就知道了。相信到時,國家也會公開較具體的回應。
    香港作為國家對外的窗口,在這方面是比內地的城市棘手。牙關要咬緊,但路總是有的。首先不能自亂陣腳。
    最後補回日前的一個comment。剛說朝鮮只有領袖和軍事兩種新聞,平壤就再次舉辦國際馬拉松,引來過百好手,香港都有20人。港視有片。但跑手似乎限於幾個友好的國家地區。希望下次也有發達地區的。

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

250406日夜20°C 74%:看‘美櫻’的日子

    清明長周末今晚結束。食肆說,內客南下的消費仍未能抵消港人北上的損失。原因可信是:內客來港由10年前爆買變成‘看遊’,逼爆山頭,冷落名店。
    這本來是內地的進步:有品味了。但盛人頭唔盛撲滿,正中本港薪高租貴的要害。
    Trump濫加關稅,舉世憤慨。但除了中國有本錢兼意志,敢與其硬碰,絕大多數國家地區敢怒而不敢言。
    Trump月前還‘展望’與中國主席6月中見面一起慶生,現只怕4年任內都甭想。下次G20元首會議,他和中國主席會如何互相面對都是一個問題。
摘自hk01
    再說,Trump每天都在變,按內外的反應調整他的大政方針。如今已天怒人怨,他真做得完4年?
    美歐風起雲湧的左派抗議或許有聲勢冇實際。真正能搖動Trump的是濫加關稅導致的經濟後果:企業動蕩,物價猛漲,老闆和員工都受不了。最後,共和黨不得不棄帥保車,保存黨在國會的席位。
    
講過壞事,難得地講點趣事。美京華盛頓櫻花盛開,有家庭賞花後出po。點知家庭照背後多了兩個猛男,走在前面的一個竟然好像是前總統奧巴馬(右上圖:摘自hk01)。
    果然,不久後,奧
巴馬在社媒留言,為自己不慎煞他人的風景道歉。若此,走在他身後的是Special Agent(特勤/保鏢)。
    1981年,我在華盛頓工作了大約9個月,與家人住在河對岸Virginia州的Clarendon地區,幾分鐘就走到地鐵,坐幾個站就到K街的辦公室。
    那是我七年在美最開心的日子。華盛頓以美國東北部來說不冷,現在回想,大概相當於日本東京,三四月就春暖花開。市內核心地帶官方紀念性建築物(Lincoln Memorial,Jefferson Memorial, Washington Monument...)集中的“湖區”,沿岸櫻花怒放。我當時未去過日本,人生第一次賞櫻是拜美國之賜。
    但話說回來,美京的櫻樹是日本在二戰後送的。日人厲害:與美軍打生打死後,唔夠打就改為修好,將自己最珍貴的傳統送給美國人,改變美國人對自己的印象。我們中國話說是美國的二戰盟友,但勝利後未聞與美國有親密的友好關係。
    當然,那是因為1950年我們就抗美援朝,與美國翻臉成仇。但即便尼克松1972年訪華破冰後,其後20多年關係算好的日子,我們也沒有送上什麼足以令美國人心醉的國粹。
    不怕說,孔子這種層次是不行的,那只有愛中國的學者懂得欣賞,萬中無一。一般美國人懶理。但日本的櫻花幾乎無人不受落。
    1981年的美京對我和家人還有一個沒齒難忘的好處:政府所有的博物館一律免費。美京有一條“Mall Walk”,不長,兩旁都是博物館,隨便你進出,包括科技的Smithsonian、貝聿銘設計的National Gallery of Art。只要天氣好,我與家人每逢週末就在Mall兩旁消磨時間。自帶三明治飲料,累了在Mall Walk兩旁的凳子上坐。美京的人口密度可能只是香港的幾十份之一,唔使搵位等位。如是可以在Mall Walk盤桓一整天。唯一的開銷是地鐵車票,兩人花不了10美元。
    只可惜公司不夠生意,那份工做了幾個月就被lay off,只好北回紐約,打華文報紙工。
    此後,大概進入新世紀後,我由香港去美國探望親友時,曾回去過華盛頓的Mall Walk。但作為過客,來去匆匆,再也沒有住在華盛頓時那種悠閒、品味。而且,所有的博物館都要收費,好像4-5美元吧。我贊成,但免費的Those Were the Days記憶,對我來說仍然很回味。

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

250405六夜19°C 84%:Trump借越、柬隔山打牛

    Trump霸對全球發動關稅大戰,遭到他心目中的頭號敵人中國加倍奉還。中國據聞更因為美國加關稅的不友好行為,不讓Trump最愛的TikTok賣給美資。中國此舉有理。
    預期對方產品或會暴漲五成的心理下,內地暫時未聞搶購iPhone,反而傳聞美國人先掃中國電視。
    面對Trump的辣招,各國視乎本身相對美國的市場規模、對美國貨課稅的高低、與美國的關係…,由Tit for a Tat到投降各有選擇。
    美國北鄰的鐵盟加拿大立刻反制。但那是因為被Trump一再揚言兼併,刺激起強烈的民族情緒。但人口只是美國的一成,限於消費力,對美反制怕難以起到對等的作用。
    反之另一端,在Trump關稅表上置頂的越南和柬埔寨立刻跪低。越南領袖致電白宮,承諾盡量免卻美國貨的進口稅,以換取對等待遇。柬埔寨也有類似的表示。
    但Trump將越、柬在關稅率上置頂,目的是隔山打牛,並非針對越、柬。原來,中國製造業為了享有輸美低稅率,過去十年將生產線移入越、柬。
    不用說,Trump若對越、柬產品的輸美稅率大大‘開恩’,必定講明不包括外資生產線。
    歐盟對Trump關稅的回應,預料強度僅次於加拿大。但歐洲輸美的消費品,是否偏向生活品味多過實用?果真,則單價雖高,但數量較少。

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

250404五清明夜20°C 82%:一周後iPhone ¥1萬起跳?

    中國今日以對美34%的關稅加幅,對等反制Trump霸日前對華的辣招。
    且看對方會否再升級回應。
    我的第一個反應是:千萬計的中國(包括港澳)iPhone擁躉(我唔係。與喜好無關,純粹因為機價貴),是否要趕在對美關稅生效前,更新手頭的model?否則,下一代iPhone會從¥1萬人民幣起跳,新出的摺機更要¥2萬。
    但反之,若託親友在美國買iPhone,來港時順道帶來,又是否可在港澳或內地使用?(美國有些iPhone或被電訊公司lock死,或已改用eSim,機體冇插卡槽,只能在美國上台。帶來港無所用,因為在港上台須用實體Sim卡)
    至於即日的東亞頭條:韓統意料中被法庭罷免,對我來說認真anti-climax。
    朝鮮半島一北一南都超特別。北邊似乎只有領袖和軍事matter,幾乎未聞官方發佈社會和平民的動向。偶有民間傳聞,通常都是反北者的‘抹黑’。南邊則來來去去都是黨派鬥爭,社會撕裂,情緒暴烈。
    本博早就說過,韓統卸任後幾無一善終。輕則被罵任內貪腐,但未致於定罪。重則入獄。最重的自殺’以謝’國人。
    但若政客藉一人一票上位後都行為不軌,要麼:
    1.選舉制度有問題、2.沒有一個政客是好人、3.選民看人能力差、4.權力架構有問題,好人在位也會被帶壞…。無論是哪種可能,都令人對韓國另眼相看。
    東亞3大國,韓國限於人口,經濟總量或仍不及日本,但科技應已超越(Samsung三星打遍全球,還有晶片業),Kpop/韓劇更壓倒中國。但似乎始終以政爭為榮。
    這個國家你Likey?
 

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

250403四夜20°C 58%:Trump關稅揭曉:中國貨加稅20%+34%=54%

後補:摘自MP250404


    舉世焦慮的Trump王關稅終於揭曉。除了幾個受西方制裁,對美國無出口的國家,所有的國家地區無一倖免,關稅加幅由10%-50%(右圖摘自MP250404)。換言之,出口價1美元的外國貨,運抵美國通關後,成本將會變成1.10-1.50美元。價格增幅絕大部分會由美國消費者承擔。
    中國貨的關稅增幅是34%。但原來,Trump此前已經說對中國貨加徵20%的關稅,今天宣佈的34%是加在這20%之上,換言之,中國貨抵美的關稅,實則20%+34%=54%,亦即出口價1美元的中國貨,進入美國後,成本變成1.54美元,加幅幾乎是所有國家地區裡最高的。港澳作為中國地區,自然免不了。對美出口的行業坐穩了!
    但沒想到的是,Trump口口聲聲說,關稅要reciprocal,中文譯作“對等”,美國才能獲得‘liberated解放’,再次變得偉大,所謂MAGA。但他昨天公佈加稅方案時,特地強調:這次的關稅加幅只是對方針對美國貨稅率的“一半”。沒有講錯,真的只是一半,而不是對等的比率。中國貨之所以加稅34%,因為中國對美國貨徵收的最高關稅率是67%。但67%只是中國最高的稅率,相信絕大部分美國貨的進口稅沒有這樣高。現在對中國進口貨劃一徵收34%+20%的關稅,不用說,恐怕有不少美國消費者覺得吃不消。
    這使我想起,很靠中國食品furnish餐桌的中港台移民。
    口口聲聲“reciprocal”的霸王Trump,在關稅上突然收得‘咁順’,恐怕不是想世人叫佢“聖王Trump”,而是屬下計算過,擔心美國消費者吃不消吧?
    下一步看中國如何反制。如果國家大幅提高美國貨的關稅,我們作為中國消費者要努力發掘其他國家地區的相應產品以配合。說到底。如今在港,日常生活裡要用美國貨的機會已經不多。